长歌天下_分卷阅读12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6 (第2/4页)

后赵军退兵,中都之危化解,人人都赞元璎审时度势,堪称圣君

    。第二封却如巨石投江,掀起了轩然大波。嚼出味来的忠臣孝子,纷纷找宰辅高阳追问究竟。高大人却恰巧病重,一概闭门不纳。于是

    正阳门前人山人海,平素温文尔雅的官员士子,这时候早把子云诗曰温良谦让等书生功课一古脑儿抛弃,只见他们在冬日残雪中,有的

    捶胸顿足貌似疯汉;有的龇牙咧嘴好像金刚;有的呼天抢地如丧考妣;有的攒眉拧目,如同是吃了几斤黄连药水。总之正如高阳事前预

    料的一样,是群情激愤,狼奔豕突了。

    闹得最凶的便是几位年轻学官御史,人人争着要做名垂青史的贤良诤臣,这个要上吊那个要跳楼,还有吵着要自焚的。新皇不慌不

    忙,每人赏缂丝经被一领。皇帝的意思是明明白白的,想做忠臣孝子?好,去死吧,朕成全尔等了!这不连死后应敕赐之物都替你们准

    备下了。其实只要身为宰辅的高阳不带头闹事,这些脑袋里尽是浆水的腐儒酸生还掀不起什么大浪花来。此计果然奏效,领头的失了锐

    气,闹事人群也就此散去。

    翌日,元璎急召赵长歌入朝受封。长歌如何肯接受这天般大的恩惠,却让他在青史中留下污名,坚辞了。新皇也不相强,命人捧着

    王冕金册,大张旗鼓的送到济宁。镇国襄王的冠冕乃纯金铸造,镶了珍宝玉石无数,足有二十多斤重。赵长歌嘴角抽搐,心想,元璎,

    你这是在故意整我吧!若是杂耍似的天天顶着这玩意,我还能活吗!事已至此,容不得他再行推脱,于是只好写了谢恩的折子呈上,却

    不肯回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