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第3/12页)
。 不知干什么用的破抹布,又或者是已经洗的发硬但仍舍不得扔的笼布。 一块用细麻绳捆着的海带,一块发黄的糖,一小片不知名的粉末... 第二层也是双开门,比较大,里面用木板分了两层,上面一层放着日常吃饭的瓷碗,黑棕色无花,质量不怎么好,一看就带着杂质,洗也洗不干净,碗底沾着不知道什么东西,有一个还缺了小口。 几个破木碗,一把用了许久头上已经发黑了的筷子,几个勺子,柳木条编的笊篱,蒜臼子,擀面杖,锅铲,勺子,刀等。 下层放着几个箅子,几个洗菜的麦秸篮子,一个新做的还舍不得用炊帚,日常用的细盐和大酱,平时攒的鸡蛋等。 最下面是一层抽屉,里面塞满了干皂荚。 每次刘阿家做饭,都是先摘好菜,在院子里用水洗一遍,再把菜连同调味品一起拿到灶房,这才开始生火做饭。 做完之后还要重新把东西拿回来。 如果需要用和面做主食,就得用案板,这块厚重的大木板平时就靠在木柜旁边。 家里乱的不只是这里,院子里,鸡圈里,偏房,屋里桌子上,床底下,床上,木箱子里...总之能堆东西的地方,绝对不会空闲。 这是村里大部分家庭的现状,这里不兴干净整洁那一套,没人会特意费力气去收拾房间,也不舍得把东西扔掉,哪怕是已经破破烂烂不能用的东西。 在他们心里,扔了就等于被别人捡走,捡走就等于被别人占了便宜,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里可没有清洁工定期打扫村落,生活垃圾也不多,且收拾收拾还能找到用处。 比如每天都产出的灶灰,细腻一点的就用来洗刷东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