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仙母种情录(13)节盈冲虚 (第3/5页)
负六艺,周游列国,一手掬捧圣言卷册,一手握持三尺青锋,诸侯王公莫不虚位以待,皆因这位圣贤以忠恕之理服人——若你深以为然、奉为上宾,那就事君以忠;若你嗤之以鼻、斥为异端,那就恕我不恭了——法家常常斥责「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儒圣两端皆占,一时风头无两。 我自是未到「以理服人」 的境界,但也畅想过行侠仗义的风流帅气,一把锋快的剑器则是不二之选,锄强扶弱、劫富济贫,我甚为属意。 提剑来到庭院中,立身于一株矮松旁,我右手按住剑柄,摩挲着剑缰,感受着含章剑恰到好处的分量。 「剑心通明……」 我想起了今日沈家兄妹互相嬉骂时提到的剑道境界,那该是如何的体验呢?缓缓抽出三尺青锋,高举含章剑,寒霜闪烁,平稳呼吸,在肌rou与利剑达成平衡时,用力竖噼!「哎呀,噼歪了。」 我轻轻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幸好左近无人。 平心而论,我并非稀世难寻的剑道天才,也不似沈心秋那般自幼习技以养剑心,自然不可能初次接触便无师自通,也不可能灵光一闪使出惊天剑艺、气卷风云——这是传奇中才有的桥段。 习武之人,讲究的是循序渐进,即使天资卓绝、禀赋过人的绝才、怪胎,或许入门、感气较常人稍有优势,也需要有日积月累、寒来暑往之功才可登峰造极,从无武学荒废、久疏拳脚之人能够凭空练成绝学。 哪怕心中有再多武学招式,身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