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自传_第八章殷内镇和莱比锡大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殷内镇和莱比锡大学 (第2/4页)

零星星的杂物。我很受他所著少年维特的烦恼的感动,也深爱读他的诗与真理。但是我读之入迷的是海涅的作品,诗之外,应以他的政论文字为最可喜。

    不久之后,我就因为莱比锡大学是印欧文法的比较哲学的重镇,而被它吸引住了。sie波ld的语音学是很杰出的。他曾发明了一套方法,用声调去分析一本古籍。我又读到passy的语音学,是一部极具参考价值的书。这些都与分别中国古音的amp;quot;等韵amp;quot;研究有关。分别古韵对于决定古音是极有价值的。这要根据陈兰甫和黄季刚的根本研究入手。不过清儒王念孙,段玉裁,还有近来瑞典的学者高本汉(bernhardkarlbgren),都已经有很大的成就。

    关于durerbund文学书目顾问学会,我认为大有用处。这个学术机构向读者提供忠告,使他知道对某一个专题当读某些书籍。jagermaan教授是教我后期德国浪漫主义的讲师。我不能去找他打听相关的参考书目,也不能去问别的学生。后来,在纽约我帮助编了一本供大学生阅读的书,一定销售了一百多万册。一本好的导读类的书,对自己研究的学生就如同锁的钥匙一样。有这样导读的书在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对这项专题方面,你等于已经提供他浩繁的材料。这是我对大学生研究一项专题的方法。关于这个,容后再予详论。妻与我一同去上maxforester的英文课。我们俩就犹如兄妹一样。从那时起,妻就注意到我必须衣着整齐,这是她对丈夫的要求,至于我个人,我倒认为无所谓。在食物方面,她使我一定要营养适当;可她对自己,则自奉甚简,绝不讲究。后来,一个和很出名的音乐批评家离婚的美国女士,是我们的朋友,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