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8 (第3/4页)
很快便又传来了消息。 今日上朝,左尹张庸呈了一封传书。 桓夙没忘记,他这位肱骨之臣张卿,老家在卫国,在与郑国毗邻钟灵毓秀之处,是村落里出身的栋梁骄子,可惜卫王无道,重徭役,横征暴敛,家中亲眷多死于徭役途中,令他寒心,遂携家带口,远来楚国鄢郢。 “大王明鉴。”张庸在卫国老家尚有势力部署,这些被有心人捉住了不放,一口咬定张庸身在楚国,却惦念卫国,是两面三刀、居心叵测之徒。这封佚名的上书,正按了朱砂指印,可惜尚未署名,暂且看不出是谁。 没想到一贯老实正直的张大人也学会了这些手段。 桓夙暗暗压了压唇,“孤有些好奇,张大人的亲信竟会出现在卫国。” 张庸跪得笔直,刚正不阿陈词:“老臣身正,无不可说。老臣搬徙之时,家中有祖传信物遗漏,因老母年岁已高,事多健忘,是以蹉跎至今才想起,老臣不日前命人取回信物,但下属暗中发现了一事,故蹉跎了些时日,今日才敢报与大王。” “张卿直言。” “老臣的家奴在郑卫边境,发现了失踪已久的郑公子霁。” 此言一出,四下哗然,早起了私语,徐子楣早前便知道微生兰归楚,两人私交甚好,暗中便多交谈了几句,微生兰这人料事如神,那日偶然提及,言道公子霁可能未死一说,徐子楣还不相信,毕竟郑国那两位公子早已被上阳君的军队乱刀砍死,屈辱地悬挂菜市口示众三日,死相凄惨,令人目不忍直视。 徐子楣心道如上阳君蔺华这般心狠手辣之人,公子霁难有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