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4章 (第2/3页)
每户手中,然后,跟着官署聘来的农官,从零开始学耕作。 漫长而枯燥的过程,让野惯了的原住民们难受极了,他们非常不适应这样的生活,盯着地里的种子,恨不得它们一夜之间就破土而出,开花结果,然而,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娇弱的种子,水多了会淹死,水少了被渴(旱)死,等好不容易看到芽了,没来得及高兴,那鸟就来了,一个不错眼的,芽就叫鸟叼了,等彻夜守到了头,没等开心,虫子又钻出了地。 这给累的,更别提期间需要沤肥水、搞粪肥,把几十年没为菜蔬费过的心思,全费完了,也不见得能收获到自己想像中,那样的丰收。 好在荆南的基础产业,并非农业,请了老农教他们伺候田土,目地就是为了让他们,在之后的药田里,能有一些耐心。 当然,就目前的时间上来说,有经验的老农才刚刚到岗,那划成耕地的区块上面,还有草根石块没清理,后续的沤肥也是一项大工程,这都需要时间来慢慢实现,只开了个头后,再安排上靠谱的人去执行,想来过个一年半载,这荆南的土地就该成为繁茂的种植区了。 太上皇的人在各州散播消息,将荆南缺各种物资的消息传了出去,就跟当时江州那边一样,光基础建设就能让一批辛勤劳作的人,能够凭自己的双手吃上饱饭,另有一些小商贩们,靠经营木料石材的,做小食摊子的,只要不惧奔波,都能在这两地谋到能令家庭富裕的出路。 崔闾是不会在这些小生意上抠抠搜搜的,包括来做工的百姓,就像徐应觉想的那样,似个冤大头般,将钱往平民百姓的兜里送。 前前后后大几百万两,他全都投进了荆南的建设改造中,等皇帝也要在海航线上渗上一脚的消息传出来后,那些刚刚花光家中储存,买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