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朱元璋的精明 (第2/5页)
“这里就咱爷孙俩,有什么可担心的,莫不是还怕咱害你不成。” “既然老爷子想听,那我便说说吧。”短暂的迟疑过后,朱英笑着说道。 老爷子是陛下的秘书,相当于每天都是有机会和陛下会晤。 一些方案说出来,让这大明过得更好一些。 对朱英来说,其实也是很有利的。 有些事情,以他个人的精力,需要太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还不如借大明的风。 “就大明目前来说,增加粮食的亩产,是个中关键。” “兴修水利,开垦荒田,肥沃土地,这些是大明一直在做的事情。” “但是其中,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便是农业本身。” “自古文人读书,读的是圣贤书,却从未有人去研究过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的本身。” “如何让土地更加的肥沃,让荒田变良田,是否有更加有效的耕种方式。” “便是如同唐初的曲辕犁一般,影响如此深远的农具,却是一些目不识丁的老农研究而出。可见历朝历代,对于农业本身的忽视。” 朱英缓缓的说道。 其实在他的手中,另有番薯,马铃薯,玉米等作物。 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却是更为重要。 玉米还好,番薯,马铃薯等薯类作物,在不断的培育过程中,减产十分明显。 历史上的爱尔兰大饥荒,便是如此。 便是后世,农业如此发达,也是小麦,大米为主。 农业生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