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79 章 红火 (求收藏!) (第2/6页)
发力,可以不要挥拳,比如与人握手的时候,控制力量传递到手心的蚓状肌,或者大、小鱼际的肌rou,发出力量打向对方的手。 这个力量发动的时候没有明显动作,所以叫暗劲。 某些健身达人能够控制自己的胸肌、肱二头肌跳动,但这只是对肌rou最初步的控制,并且只能控制那一块肌rou,发出的力量很小。 暗劲,能够将多块肌rou一起控制,发出不逊于甚至超过正常挥拳打出的力量。 之所以说明劲达到暗劲需要与人讲手切磋,一来,与人讲手切磋乃至生死相搏,可以对刺激肌rou,让肌rou更加活跃,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另外,理论上来说一门传承完整的拳法是可以按部就班练到暗劲的,但是各派拳法修炼的侧重点不同,比如咏春拳是贴身短打,洪拳硬桥硬马,练的肌rou群就不同,两派互相学习讲手切磋交流,就可以取长补短。 古时候的武者在学完本门武学达到明劲之后,大多都会拜别师长,四处寻访武林高手,或拜师学艺、或讲手切磋,或交换拳法,从而博采众长,在武学上走得更远。当然这个交换而来的武学也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将来如果收了徒弟,只能传授本门武学,不能教这些交换而来的武学。 所以很多武学大家,精通的不仅是本门拳法,还会许多别派的拳法。 比如近代武林中号称“武圣”的孙禄堂,少年时学的少林拳法,后来拜形意拳名师李魁元,还被李魁元推荐到形意巨匠郭云深那里深造;形意拳有成后,孙禄堂又到北京与八卦掌名家程廷华学习八卦掌。 尽得两门功夫真传后,孙禄堂又走遍大江南北,“只身徙步壮游南北11省,期间访少林,朝武当,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