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业时代_第三十四章 产业链(试水推求支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产业链(试水推求支持) (第3/4页)

经在向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靠拢,并且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特别是在纺织上更是逐渐形成了自给自足的预期战略。

    蜀中棉纺厂并不是从事织造,而是主要生产各种类型的纱锭,因为技术含量不高,并且属于半成品工业产品,所以在出口上非常吃亏。

    通过黄贺的理念,秦红军首先想到的就是棉花收购公司。

    如果蜀中棉纺厂能够得到一批棉花收购公司的资料,那么他们就必须要再为棉花的供应而花费不小的代价,从而在源头上就降低了成本。

    毕竟蜀中省并不是大规模棉花原产地,虽然也有不少人种植,但是无论是价格还是质量与诸如xj等地都有着不小的差距。

    可以说光是这一项就能够为蜀中棉纺厂减轻不少的负担。

    然而事情还不仅仅如此。

    随着国内企业的竞争加大,国外的订单也随之萎靡,那么工厂的生存就变成了他这个厂长最要紧的事情。

    如何能够生存?

    很简单,那就是足够多的订单。

    有了足够多的订单工人才有活干,企业才有效益,才能购买新设备,才能搞科研,才能一如既往的循环下去。

    而资源的整合不仅仅能够给棉纺厂带来原料供应的信息,更能给他们带来需求企业的信息,有了这些信息他们完全可以毛遂自荐,将自己的样品放到对方的办公桌上慢慢谈价格,哪怕一家不成咱们不是还能谈第二家,第三家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