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征天下_第七十章 武研院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章 武研院5 (第1/4页)

    怎样理解”一弩十矢俱发”,是十支箭同时击发,还是先后连续发出?这是认识、研制诸葛连弩的关键所在。事实上,我国古代在这两方面都进行过很多探索,各有硕果。正是他们的探索,为我们重新认识诸葛连弩提供了基础。

    先看同时击发数矢的弩。一张大弓,同时击发两箭或三箭,这在秦汉时期已经出现,《史记·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请令强弩傅两矢外向。”傅,通”附”,附着,《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可证。把二矢同时附在弩机上,当为一击而同时发射两矢的弩。《后汉书·耿纯传》:”选敢死二千人,俱持强弩,各傅三矢,使衔枚间行。此当为同时发射三矢的弩。曹丕《饮马长城窟行》“发机若雷电,一发连四五”,说的也是一击而发四、五矢。明《武备志》卷103所载神臂床子连城弩(图七),可同时发射四、五只箭。这是我国古代关于”连弩”这个专用名祠的的第二种意思,即指同时发射二矢或多矢的弩。

    但这种类型的弩,我们认为肯定不是诸葛连弩类型。首先,从现有资料看,还没有同时击发十矢的,更不可能象马均说的那样,“可令加五倍”,同时击发五十矢。事实上,这种床弩也不可能同时击发五十矢。发箭应对准目标,十个或五十全敌人排在一起进攻的情况并不多见。同时发十箭或五十箭,必造成极大的浪费!第二,一弩同时发射十箭或五十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