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 (第3/4页)
暗夜的掩护,她拖着一捆麦穗回了家。家中人如何惊诧兴奋且不提,她老娘把麦子脱粒后,让她大姐去换粗粮,一顿面片都不给吃。 吕杏摸摸肚子,暗暗馋的流口水。可如今都是如此,谁家舍得吃白面啊,夏粮已经都换成了粗粮,如此方能正常撑到秋收。 换了玉米高粱回来,一家人欢天喜地,翌日一早姊妹几个提着半篮子高粱去用碾子。 村里有好几盘石碾,可等他们到的时候都被人占着,后面还有人在排队。几人换了仨地方,才找到一盘刚被人用过空闲出来的。 把高粱粒平铺于石碾上,几人合力推动上面的碾杆。姊妹四个,一个比一个瘦小,可望着这填饱肚子的食物,都生出无限的豪气来。推着那重重的碾杆顺时针旋转。最小的吕杏根本够不着,只好伸着胳膊,拿头来顶。 一般仔细点儿的人家,都会过筛,细面和粗茬分开。可他们家穷的要揭不开锅了,几个孩子也不讲究,一股脑的碾碎,拿笤帚扫进簸箕,装进了袋子。 早饭的粥比平日里稠了好多,大家都吃的高兴。老二吕勺小声的说:“比那老杨家也不差了。” 这一说,孙寡妇面露笑容。自嫁到吕家与杨家做了伴,她就一直在攀比,好似今儿终于赢了一回。 吕桃花吃过饭去上工,她今年十岁,一天能挣四个工分,抵少半拉劳动力。小兄弟俩则去山上挖野菜,晒干了冬天吃。 吕杏刷了锅,趁老娘不注意,添了些柴火把自己搓的麦粒在锅里炒熟。热乎乎的揣在兜里,她站在街门口等每日都出现的男孩。 远远的,目标出现在视线。短短的二十天,男孩的精神面貌已经大变样,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