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65 (第2/4页)
都知道这些地方因为缺少粮食而开工不足,现在能有机会赚取更多的外快自然是求之不得,而他们也不用对拿到手的钱感到担忧,这些在短时间内都能从集会上消费出去,而且我提议由于时间长涉及的人口过多,所以希望附近的几个街区在活动的一周内都能成为会场,以便容纳下这么多的人流量,对此莫斯科市政当局现实莫能两可的搪塞着,可没几天他们竟然痛快的答应了,不过代价是由我支出在这段时间内维持现场秩序所需警力和环卫工人的食品配额!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和赵宏林都有一种嗟叹英雄迟暮的感觉,现在在苏联甚至是全世界共产主义国家的红色中心,竟然出现了为一周的粮食配给而和商人讨价还价的行为发生,这还是那个支持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地方吗?还是说明这个国家已经病入膏肓再无回天的希望? 我觉得现在的苏联当局面对我的经济蚕食已经没有了应有的应变能力,一方面他们可以用没用的纸钞来搪塞民众,另一方面却希望能通过我这种集市性的交易让人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可他们却挡不住我用换回的纸钞向政府购买矿石和钢铁,本来应该是良性循环的商业流通模式却在他们矜持的面子下限制成了每周一次的行为,应有的规模效应显现不出来,经济上也只能勉强维持,而大规模的军队以及海外基地却将这种脆弱的平衡拖向深渊。我这边折腾的越大,谈判桌上我们就越轻松,本来想靠我们的接济暂时度过这个难关,可加盟共和国里越来越高涨的反苏情绪让他们坐立不安,那些人和俄罗斯人都要求有更好的生活保障,他们怀念着六十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