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7 (第4/4页)
缺点,由于时代的进步,可采用的材料也更为高级。 可洛九江依旧选用堂鼓。 一种乐器倘若在历史长河中漫渡千年的时光,仍可以不在战乱中流失、不为后来者取代、也没有被时代所淘汰,那它一定有自己独到的专长。 乐以寄情之用。这样一个千年以来一直不曾湮灭于历史洪流中的乐器,必定能反复触动人心里某种朴素而不容割离的感情。 最早的时候,鼓声在祭祀中敲响,它被用来沟通天地,取悦神灵。 再晚些时节,战鼓声起东风吹。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密集的鼓点应和着马蹄,在织毡般的灰云之下,楼兰黄沙或塞北朔雪之中,鼓声纷飞地低歌着战场上的生死胜败。 后来,它被用于表演。在觥筹交错的欢饮宴上,于街头巷尾喧杂而烟火俨然的人间锣巷。在千沟万壑,黄土飞如碎尘的高原,也响起在漆白了墙脸,压着黛黑青瓦,竹篙子一撑划出六七丈远的水乡。 从南到北,由东往西,自商周秦汉,到唐宋元明。 蒙一层鞣制的结实水牛皮,磨两个黄杨木的鼓槌。然后无论身在何时何地,这简单的乐器,都将在纯粹的敲击中,震撼出一声声仿佛自远古蛮荒而来的闷响。 洛九江槌响这面大鼓。他跃起,自上而下地;他滑步,由前到后地。刚开始的几声还极稀疏,仿佛只是地平线以外隆隆的象蹄,遥远地从异乡踏海而来,象额上覆着黄金镶嵌的织绿的毛毡,两根象牙挑起闪着锐光的尖头,像两柄出鞘的刀。 然后鼓点便密集起来,似被急促召集的马蹄。 十万铁蹄由四方而来,仿佛呼应着狼烟烽火的召唤。八方诸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