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_第75章七国之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章七国之乱 (第3/7页)

国、胶东国、胶西国、菑川国和济南国六国的国王是六兄弟,刘恒怜悯刘肥子孙无王,分大齐国为小六国,让刘肥的诸位子弟都能称王。这几位王实力不强,只是胶西王刘卬勇猛,可以共论大事。因此,这六国合力,只有曾经的一个齐国之力。

    造反总是有点不顺利,突然齐王刘闾不干了;济北王城墙坏损,交兵权给郎中令修复,郎中令劫持大王,不让出兵。齐王不造反,言而无信,大伤兄弟情谊,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和济南王合兵一处,由勇猛的的胶西王刘卬统率,全力攻打齐国首府临菑。刘卬兄弟间的事,交给刘卬解决,吴楚联军不干预,径直西进。吴楚联军人多势大,一路向前,锐不可当。邀请匪徒为将,强迫百姓参军,吴楚联军,全是乌合之众,只有一鼓锐气,刚猛之威难以持续。

    吴楚联军势大,但注定必败,因为刘濞不用良言善计,吴军内遍布妒贤嫉能之人。刘濞刚发兵,大将军田禄伯请求领五万人沿长江、淮河而上,攻取淮南、长沙,进入武关,为大军开辟根据地。吴国世子却阻碍,害怕田禄伯拥兵自重,不听使唤。刘濞不懂形势,竟然听信儿子之言,错失良机。

    桓将军认为吴国步兵多,利于据守险要地势;刘启车骑多,利于平地作战。他请求引领步军直取洛阳,抢占敖仓,一得地理,二有军粮,就算不能攻取关中,也有一半天下。诸老将竟然说桓将军只会打前锋,不懂兵法。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不能任用大将,这是刘濞是失败的前奏。

    失去田禄伯提议的第一个机会,刘濞失去了自己的后方,一旦开战,刘濞必然后院起火;失去桓将军提议的第二个机会,刘濞就失去了一半天下。

    虽然叛军势力强大,但刘启并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