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2 十年踪迹十年心 (第2/4页)
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徐月棠的兄长徐长漠早早进入武平军,最后任文逸恒副将,但在跟随文逸恒出征应川时不幸战死。 建安五年,修云收复应川独山县、盛川县。 建安六年,成煦升任岑州别驾,官阶正六品。同年,修云收复灯山县。 建安七年,成煦从岑川升任京官,任门下省兵部员外郎。同年,修云收复彪山县。 建安八年,修云收复所有应川失地,当年获封长平侯,官衔也升至一品骠骑大将军,并任应川都尉,裁决应川地区一应事物。而另一位侯爷,文承宗却在这一年辞世,建安帝李绪赏赐了超规格葬礼,而文逸恒也顺理成章地承袭武平侯爵位。同年,成煦任门下省兵部郎中。 建安九年,成煦升任门下省户部侍郎。 建安十年,成煦获封三品,着紫衣,金玉带,正三品紫金光禄大夫,领御史大夫职,掌台狱。同年,滕州撤都尉府,划分为三个州,武平侯不再担任滕州都尉,但仍统帅武平军。 建安十二年,建安帝欲为长平侯加封尊号,留守应川十余年的修云得昭回京。 成煦这些年扶摇直上,官运如坦途,除他政绩确实出众之外,也多亏了“夫妻二人”的联手运作,更是靠着世家身份与周相一党走得紧密,周氏一支接着从龙之功在新朝势力水涨船高,而当年风光无限的文氏郝氏已出现颓败之势,虽然文承宗靠着武平军,并未在新朝中一败涂地,但文承宗离世后,建安帝李绪逐渐收回权柄,裁撤都尉府,让文逸恒失去都尉大权无异是对文氏的一记重击,让众人纷纷忧心悬在武平军头上的那柄刀或许会随时落下,到时武平军被收编重整也是不无可能。 反观另一都尉府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