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章 (第2/3页)
没有那么多顾忌,当下就开口问道: “丞相,您那什么诗里写的,真是这个意思?” 曹cao有些自我怀疑,我是这个意思吗?我有这个意思吗?我确实是想招揽敌方阵营中的人才,孙、刘底下的谋士将才他眼馋好久了,如果真能招降,必是一大助力,就算不能也可以挫一挫联军锐气。 可要是孙、刘本人来降,他们麾下必然相从,好像招来的人更多啊!而且招降主帅,好像更能搞对方心态? 曹cao迷茫了,这真的是我的真实目的吗? 写诗专业户的曹cao被后世的文本解读整得怀疑人生,连夏侯惇的问题都忘了回答。 【说到这个是想帮大家打开视野,诗的解读多种多样,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无论招降孙刘部署也好,还是招降孙刘本人也罢,这首诗在赤壁之战前夕写就,自然有他的政治目的,既为劝降,也有“求贤令”的效果,而他的求贤爱才之心,也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都没法否认的。 曹cao真心地期盼人才尽聚麾下,天下归心,尽管后世许多人将他目为乱臣贼子,但当时,他是真的想匡扶天下。最后虽然位极人臣,老板也终究没有称帝,在名分上,他一世都是汉臣。】 许都,荀彧心神微震,眼中隐隐有光华闪烁。明公当真,还是汉臣么?他没有变,那是不是说,自己当年,没有看错人? 刘彻撇撇嘴,对曹cao的印象勉强提到了个位数,算他识相。 曹cao眸光微动,他之本心,自是匡复天下,后世区区如何能懂? 【关于这个大家可以看看老板的《述志令》,也写得非常好。虽然文并不全如其人,但字里行间的气却是真实可感的。 大家也学过他的不少诗,《观沧海》、《龟虽寿》,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