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7 (第2/4页)
如今正是二月末,山上本就冷,谁知进了地宫也不暖和。唐宛宛总算明白为什么今早陛下要她带上披风了。 一路上山一行人都在聊这地宫之事,这会儿却没一个吱声的,都目不斜视地跟着侍卫往前走,不往两侧飘一个眼神,一个比一个规矩。 唐宛宛跟他们身份不同,晏回又说了她将来也要住进来,也就不在意什么规矩了,好奇地四下打量。 如果把这地宫比作一个四方碗,那他们这会儿就是在沿着碗沿往下行,走过的暗道都是向下的浅坡,约莫行了两刻钟才转了个方向。 此时日头偏西,最开始时这暗道之中还能有阳光射入,这会儿彻底暗了下来。 两旁跟着的侍卫手里都端着一盏烛灯,先前本来打算要提着灯笼下来的,却又有人说灯笼不能下地,容易招至魑魅魍魉,侍卫便去换成了烛灯。烛光在洞壁上扑簌跳跃,只能照亮前后两步,更添了两分诡秘之感。 暗道两侧的墙砖不知是什么材质,细细看去,能看到一层莹亮亮的光。离地一丈高的地方还有青面獠牙的青铜像,看着更渗人了。 暗道之中只能听到众人的脚步声和呼吸声,因为空旷寂静,连如此细微的声音都放大了好几倍。唐宛宛抱着陛下胳膊的手紧了紧,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手里攥住的不止是晏回的衣裳,还老是无知无觉地拧他的小臂。 晏回心觉好笑,心说一会儿两侧还会立着兵士俑和百戏俑,和真人别无二致,真怕宛宛走半道上惊叫出声。 有心分分她的神,晏回出声说:“这地宫的图纸是百年前一位园林大师绘的,宪宗明慧,叫前人画下十几张地宫图纸,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