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4章 (第3/3页)
总不能一直在庄子里做农活,劳累也就罢了,最怕的是伤到筋骨,或者传出风言风语,影响日后的前程。 樊相和皇后娘娘说不准会替樊姑娘求情,贵人的安排,你我就别cao心了,乖乖按吩咐行事即可。 樊留光走后,桑宁仍留在庵堂中,重新购置了新米,给流民施粥。 除此之外,她还让莼伊准备了绣架,用极细的炭条在锦缎上抄录一小段法华经,每笔每画都写的极其认真,没有半点疏漏。 桑宁一手字虽称不上笔走龙蛇大气磅礴,却也挥洒自如行云流水,毕竟自打她认祖归宗后,得了空便闷在房中苦练书法,付出了许多汗水,加之天赋不差,又有桑驰三不五时的纠正提点,总归是有成效的。 等到抄录完毕,她仔细挑选颜色适宜的绣线,按照绣谱所说的,尽可能做到审势妙用、力求密齐,慢慢绣出笔锋,配以祥云纹路,看起来格外素雅。 为了让刺绣的佛经趋于完美,桑宁还特地准备了分量不少的苍术和艾叶熏制一番,锦缎透着丝丝缕缕的香气,沁人心脾。 转眼过了小半个月,佛经逐渐成型,莼伊从最初的震惊转为心疼,瞧见桑宁在绣架旁边一坐便是几个时辰,从白天绣到黑夜,其中辛苦自不必提,因怕桑宁累着,她还特地熬煮了不少有明目功效的汤汤水水。 桑宁之所以这么急切,是想在太后寿辰前将佛经赶制出来,如此也能当一份寿礼,讨她老人家欢心。 第45章 桑宁紧赶慢赶, 好不容易在太后寿辰前绣好了佛经,只差几道云纹即可完工,还不等她歇口气, 便见莼伊这丫鬟脚步匆匆走进厢房,小脸儿紧绷, 语气急切的道:姑娘,庵堂来了位贵客,郑嬷嬷让奴婢请您过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