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 第171节 (第2/5页)
一半的工资,自己留一半。 他是大哥,很有大哥的风范,还似模似样地不时地给弟弟meimei们一点零花钱。 弟弟meimei如今更听他的话了。 长子就是这样。长子如果自己能立起来,就是家里的第二个爹。 不过严家的第二个爹不是严柱,是严磊。 乔薇不确定大事件的具体年份,但她看着如今青少年学生的情况,隐隐感觉那件大事也快了。 果然,这一年的年底,伟人做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 乔薇所熟悉的那场覆盖全国的、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终于揭开了序幕。 新年过完,县里成立了知青办,街道挨家挨户地统计。这一年在校的初中生和高中生,还有刚毕业但待业在家的社会青年,都在统计范围之内,统称为城市知识青年,就是后世俗称的知青。 统计到赵团长家,刚子已经工作了,倒不在这个范围内。 林夕夕赵团长答应了给她办户口,但不是现在。赵团长答应她,给她找好对象,就把户口扒过来。 但一直以来给她介绍的都没成。户口的事就一直搁置了。 何况她还没什么文化,不算是知识青年,根本不在统计范围内。 但英子是跑不了了。 她是在校生,也不是独生子女,家里也没有人生重病需要留下陪护,也没有就业、顶替岗位等等情况。总之,她是没有什么可以躲避的符合政策的正当理由的。 而且这时候赵团长正担任博城县的军代表,好多眼睛盯着呢,也不能顶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