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3 (第3/4页)
解我的意思。 我默不作声地前后翻看着几张头皮损伤的照片,不断地将局部放大。 过了一会儿,我说:“可以看到,宝嫂的头部损伤有几个特征,第一,大部分创口周围都是有明显挫伤带的,也就是说,致伤工具没有棱边,这也是我们一开始下的结论。但是仔细看所有的创口,有两处是没有挫伤带的。” “两种工具?”林涛问。 “从现场勘查的结论来看,应该不是两个人作案。一个人作案没有必要带着两种工具。”我说。 “那为什么创口形态不一致?”林涛追问道。 我说:“很简单,一种工具的不同部位造成的损伤。我来打个比方,拿一把菜刀作案,用刃砍人,就是砍创;用刀背砍人,就是条索状钝器创;用刀面拍人,就是平面钝器损伤;用刀刃的一角戳人,就是小刺创。” “明白了。”陈诗羽点头道。 “所以我认为,导致宝嫂受伤的工具,有一部分是有棱边的,有一部分是没有棱边的。”我说,“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宝嫂的头皮上有几处锥孔,直径大约是0.5厘米,这也反映出工具另一个部位的形态。” “这个工具应该是长条形的,有圆弧、有棱边,顶端还是尖的。”韩亮说。 我赞许地点点头,说:“分析得很好!这个工具虽然是长条形的,但是并不太长。如果太长的话,就很难用尖端戳到宝嫂的头部。” “但是这个工具很重啊。”林涛说,“至少它能导致颅骨骨折!” 我点了点头,说:“现在我们再看张萌萌的头皮损伤。因为张萌萌死亡了,所以我们尸检的照片就更为清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