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9 (第3/4页)
接受严苛的世家子弟教育的袁公子比的吧,且不说袁公子素来还有袁家智囊的美称。 这样的他,如何得以与袁公子齐名? 还有一点就是,她上辈子在幽州常邑遇见袁公子那次,正是他以身犯险,以自己为饵,诱敌深入,一举将外族人号称十万的前锋给消灭了。 他以自己为饵,更以幽州境内几个大小城池的二三十万老百姓为饵。他当时连自己的安危都不顾,自然就更顾不上别人了。 万幸的是,那场仗他赢了。 那时,亦是溯溟公三个字响彻天下之时。 现在周蓁蓁回想起来,那场战役他以少胜多,看着风光无比,实则也是在走钢丝一样危险。 那时的他身为袁家的嫡幼子,且以他当时的年纪算,他的父兄们,正是身居要职高位之时才对。 但那时的他需要冒这样大的险,去获得去累积政治资本,这本身就不对劲。 他的处境他的拼搏,都指向一个可能,那就是袁家出事了,而且事还不小。 之前就曾说过,她公公三兄弟,一人在京,一人在军,一人在地方,互为犄角,挺好的布局。 如果敌人有意动袁家,相比于在京城如同他们袁家大本营的袁府,袁建域和袁开疆就好动手多了。 而事实上,闽南所发生的事,也确实印证了这一思路。即使阐南之事是这一世发生的,上辈子她不曾留意,不知道是不是一样发生了。但周蓁蓁觉得,只要有机会,袁家的敌人是不可能会放过的。 还有一点,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