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 新的装甲配方 (第2/4页)
战之后就发现,西夷战列舰的300毫米口径主炮的炮弹,也都打不穿咱们的装甲巡洋舰。 “反倒是大量的西夷巡洋舰,大量的中口径舰炮,经常能把咱们的战舰表面打烂,不得不跑回港口去修理。 “所以当时设计的主力舰,最多也就装了240毫米厚的五代装甲,更厚了也用不着,反正敌人也打不穿。 “不过后来我们跟西夷分别总结战斗经验,各自发明了‘被帽穿甲弹’,装甲优势大幅度缩小了。 “现在最新的主力舰,装甲都已经堆到300毫米的厚度了,不然近距离交火有点危险。” 朱靖垣耳边听着汪来的介绍,心中对照上辈子的相关记忆,对大明的装甲工艺有了大致的判断。 大明现在的第五代装甲钢,差不多就是无畏舰时代的标配装甲。 全名就是那一长串,俗称就是克虏伯钢。 因为德国克虏伯公司最先往镍合金钢里面加了铬,并应用了吹碳法,是这个阶段性专利的所有者。 其他国家买了专利之后,根据各自情况做了不同的优化。 这些装甲钢一直用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一战后的装甲技术发展,主要是在克虏伯钢的基础上,继续加入了钼元素和铜元素。 继续提高强度、韧性、耐腐蚀性。 按照大明现在的代际划分标准,这些都可以算是第六代装甲了。 这种装甲一直用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地球上的那些末代战列舰们,所用的装甲基本都是这种类型了。 二战之后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