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战列舰 (第1/5页)
朱靖垣的脑子里面,有上辈子的近代海军舰艇发展脉络,以及大量的后人总结的经验教训。 站在这些理论基础之上,要怎么规划大明帝国未来三十年的海军舰艇体系呢? 单纯考虑建设和使用总成本,可以批量建造足够多的战列巡洋舰,作为当前时代的主力。 等到航母战术成熟之后,再用新技术对这些老战巡做全面的升级改造,装满防空炮去给航母当防空护卫平台。 直到制导武器完全成熟,大型火炮主力舰完全淘汰。 整个过程中可以不再建设其他的新型无畏式战列舰。 在原有的历史上,无畏式战列舰和战列舰巡洋舰从诞生到淘汰,生命周期总共也就五十年出头。 在这个世界上,有了自己的引导和加速,这个周期会再次缩短,可能只有三十到四十年。 一艘主力舰的寿命差不多就是这么多年。 单纯的从建设和使用成本考虑,的确是可以制定这样的计划。 但是,如果考虑维护制海权,维护更重要的世界海洋霸权,保持战略威慑力的需求,就不能这么干了。 当前的世界的局势,非常的接近自己上辈子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情况。 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全面铺开,武器装备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 以目前泰西人的工业技术水平,估计十几年后就能造出四五万吨的无畏式战列舰了。 二十多年之后的话,如果英国去学朱靖垣上辈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