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六章 所谓志趣相投 (第7/8页)
点经验,实际也正如林牛二人所言。 飘在海上的大型船舶,周围缺乏可靠的参照物,人不来到船舶跟前,根本意识不到船有多大。 哪怕是看到这些直接的舰体数据,也只有一脸茫然而已的不知所措。 只有稍微算一算才能有点概念。 眼前这艘三万五千吨的大船,单纯看重量相当于三万辆家用轿车。 两艘这种船对接起来,就有一华里那么长,也就是整整的一里地。 更直观一点的想象是,站在码头上看这艘船的时候,感觉它就像是个飘在海上的体育场。 而且内部的空间是立体多层次的,上面有游乐场,内部有商业街。 它能在搭载八百多名船员的同时,让两千多人在上面相对舒服的生活。 如果不考虑生活水平的话,人数再多两三倍估计也不成问题。 朱靖垣正是知道,大明已经建造过多艘这种三万多吨的客轮,造五万吨的客轮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 毕竟当前的大明,跟造泰坦尼克号时的英国,技术水平是基本相当的。 所以朱靖垣才会让海军直接造满载四万吨的战舰。 也许结构复杂的战列舰还稍微有点困难,但是这个时代的航母应该没有难度的。 邮轮改航母是二战时代的常规cao作了…… 朱靖垣在心中感慨了一会儿之后,招呼两位幕僚一起上船。 走过舷梯,跨进长门,穿过走廊里面,乘坐电梯来到自己房间所在的楼层。 位于船体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上下楼层的中中上层的左舷位置,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