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2 (第2/3页)
了。 “观众朋友们,我们来到了女监狱楼的西门前,在这里继续要给杨惠娟戴镣铐。这次戴的是手镣,大家已经看到它的外观和脚镣很象,但镣环之间只有7节铁链,而且镣环直径要比脚镣的小,镣链也细些。据介绍这副手镣重2公斤,同样是特意根据杨惠娟体形设计的。我们平时看到的罪犯一般都戴手铐,为什么要给杨惠娟戴手镣呢?这是因为,手铐严重限制犯人的双手自由度,只适用于押解过程和短期禁闭的场合。而杨惠娟将在狱中生活较长一段时间,为了让她能生活自理,独立完成吃饭、梳洗、写字等动作,所以改手铐为手镣。其实二十世纪上半叶,殖民政权对付我党(指唐汉独立党)被捕女战士时也经常使用手镣。但独立后一直没有出现过有严重暴力倾向的女死刑犯,所以在监狱管理中只给她们上脚镣,而手上没有镣铐。这样大家就对手镣陌生了。……” 李晓琴还没有讲完,那边女看守已经将手镣戴上了杨惠娟主动伸出的双腕。本来杨惠娟对李晓琴并不讨厌,但听到她不停地从自己戴的镣铐上挖掘题材引发观众兴趣,便有几分不悦。于是,她用手掂了掂连在双腕间的铁链,头也不回地快速走进第二道狱门。弄得李晓琴措手不及,只得暂时中断讲解,匆匆从将要关上的铁门中跑了进去。 第二道狱门里向前延伸出一条长70米的甬道,甬道的北面是墙壁,南面则一字排列着十三间用铁栅栏分割开的牢房。杨惠娟走在空荡荡的甬道上,脚镣拖地发出的声响被回声放大了好多倍,牢房里的女囚犯闻讯纷纷来到铁栅栏前观看。被编为一号的这个监区是轻罪区,关押的女政治犯剩下的刑期都在5年以下。她们刚才从向外的窗户上看到新来了难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