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8 (第2/3页)
门开时还没来得及管中窥豹,杨惠娟就必须先被戴上手枷,这也是她的第九件刑具。一见有以前还没有给杨惠娟戴过的新刑具,跟在后面的李晓琴立刻来了精神。 “越到后面越精彩,这句话用在今天杨犯惠娟的入狱过程,应该是十分贴切的。观众朋友们,杨犯惠娟即将戴上的第九件刑具,是我们平时看不到的手枷。但是,对生活在两百年以前的人们来说,这种专用在女死囚身上的刑具却是司空见惯的。从电视镜头上大家可以看到,手枷外形为长方形,中间有两个铐锁手腕的圆孔,上面还连着一条要挂在脖子上的铁链。现在女警官打开了手枷中间的自动锁,把手枷分成了上下两部分。她将手枷的下半部分交给了助手,自己拿起连在上半部的铁链套入杨犯惠娟的颈部。然后两位女警官分别把手枷上下两个的半圆缺口,合在杨犯惠娟两副手镣里侧的手腕上,按上了自动锁……” 李晓琴的解说是与实际cao作同步的,她说完这些杨惠娟的手枷也戴好了。进门之前,杨惠娟自己也想试试手枷。她下意识地放下锁在一起的双手,发现连颈铁链拉直时,双手恰好垂到胸前。因为前面要戴两副手镣,所以手枷主体部分厚度只设计成3.5厘米,戴着感觉并不重。倒是连脖铁链为保持和其他部位铁链的粗细大致相同,要比手枷主体重得多。也许带上手枷后全身负重已经达到技术人员计算出的行走极限34公斤了吧,杨惠娟猜测着(李晓琴尔后的说明证明了她猜测的正确性。整副手枷共重3公斤,其中主体部分1公斤,连脖铁链2公斤。九套镣铐的总重恰好是34公斤)。但平地行走的她并没有力不能支,也许是前段时间的戴镣锻炼起到了效果。怀着终于在与沉重镣铐的斗争中胜利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