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女奇志(全)_分卷阅读7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7 (第2/3页)

为如果用刑过度,毁坏了她的美好形象,将促使她下决心结束生命,从而使我们陷入被动。”侃侃而谈的李哲原对刑讯效果的见解与众不同。

    “那我们如何利用她对生活的留恋,促成她立场转变呢?”彭非开始问到主题。

    “我建议采取心理压迫、生活优待、政治引导并举的攻心战术。所谓心理压迫,就是根据杨惠娟已被掌握的犯罪事实,通过公开审理判处她死刑。但不宣布具体执行日期,让她始终处于精神高压之下,逐渐利用她对生活的留恋以压促变。所谓生活优待,当然是在不影响安全监押的情况下,对杨惠娟生活上的要求尽可能予以满足。目的在于降低她对政府的敌视程度,好让她在最终转变立场时有台阶可下。以上两方面一逼一拉,都是实现政治解决的重要基础,但关键还在于政治引导。所谓政治引导,就是我们要建立起质疑暴力革命现实可行性的有说服力的理论体系,彻底否定掉非法恐怖组织所从事事业的正义性和必胜性,从而使她丧失精神支柱,为寻找个人出路而转变立场。”

    “按这样的cao作原则,你有没有把握攻心成功,让杨犯转而拥护政府呢?”

    “我想应该没有问题。上世纪三十年代前期,中国国共秘密战中,尽管国民党在总体上是输家,但它的中统组织对被捕共产党高级干部采取理论辩论劝降的招数,就明显高于军统组织的严刑拷打。记得时任上海局代理书记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的盛忠亮,在严刑拷打坚强不屈,但在与中统的共运理论专家辩论失败后,便迅速丧失革命必胜的信心,沦为叛徒。中统理论专家在理论与历史趋势并不相符的情况下,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比非法恐怖组织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