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 (第3/4页)
,韩非的命运依旧无法改变。 这个时候,李斯的想法很简单,他要与韩非一起振兴韩国,他要在秦国蚕食六国的过程中保全韩国。 但是,一个身处于历史洪流深处的人往往无法察觉,他的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决定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么样的影响,直到后来,李斯才明白,那是他的决定,不但改变了韩非的命运,韩国的命运,还改变了这天下的命运。 === 三日后,苍山学馆无比热闹。 因为要为韩非和李斯送行,在苍山学馆求学的所有士子都聚集在了学馆的门口。 此时正值早春三月,学馆外莺飞草长,兰草漫山,荀子带着众多门徒亲自为韩非与李斯二人践行。 师徒三人且行且谈,尤如踏春同游,一路走到了苍山脚下,荀子停下了脚步,笑着说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不如为师为你们高歌一曲,以壮行色。” 说完,荀子便歌一曲楚辞: “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有些沙哑却不失豪迈的楚歌回荡于悠悠兰草山谷间,悠然中竟带着几分苍凉之意。 李斯拱手道:“斯听老师一歌,大受其教,只是楚辞本身太过凄厉,不如弟子与师兄共歌秦风一曲,以明我等之志,以谢诸位相送。” 说完,一首清越的咏诵调便出现在这山谷之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随后,一个略微低沉的声音加入其中,那是韩非的声音: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李斯与韩非的歌声,一高一低,一个清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