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_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房梁钱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房梁钱龙 (第2/4页)



    故宫是明清帝王执政与生活的场所,含有数量庞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它们不仅呈现出精美的建筑艺术,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养性殿房梁上的钱龙,即为其中典型的代表。

    这座大殿建于乾隆三十七年,位于故宫东北部,是乾隆退位后的寝宫。

    养性殿的房梁上有一条钱龙,位于明间脊垫板的侧面,由铜钱串成龙的造型。

    该钱龙长约2米,张牙舞爪,做腾云驾雾状,形象威武,极具震慑感。

    钱龙上方的脊檩侧面,则挂有大长条红缎绸,显示浓厚的喜庆之意。

    养性殿房梁的钱龙,可以说是我国迎祥纳福文化的体现。

    看到这样的龙,其实我们都应该想到,这条钱龙属于我国古代厌胜文化。

    厌胜属于古代迷信行为,即古人通过某种物件来“压制”使用者认为的敌害鬼魅,并达到消灾纳福的目的。

    厌胜物又名镇物,较早地出现在东汉史学家班固所编《汉书》内。

    其卷九十九,载有王莽制作的一个形似北斗形状的器物,称之为威斗,用作打仗退兵时的厌胜物。

    我国古代工匠在建筑施工快要完成时,往往会在房梁(屋顶)安放包括不同类型的厌胜物,铜钱即为其中之一。

    如清代官书《日下旧闻考》卷三十六载,明代北苑广寒殿“梁上有金钱百二十文,盖镇物也”。

    又如内国史院满文档案顺治八年十二月初八日记载,是日顺治帝下令将承天门改为天门,挂牌匾,置金银钱于木梁上,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