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裴元庆? (第2/4页)
,立一笔便宜军功。不过裴蕴聪明,其它人也不笨。 最后大家一翻争执之后,大家以新城附近还有三座山城,为防时间曰久,高句丽人重新派兵增加防守为由,他们一致同意抽调十万兵马由四位将军率领。其中左武卫的裴仁基领五万人守新城,坐镇新城防止高句丽人北上增援,而其它来自几个世家的将军则领剩下的五万兵马,兵分三路,各攻一城。 刚刚几路大路大军已经先行进了新城,陈克复也已经将新城交接给了裴仁基,此时一听黄英的提议也是点头称是。这些领兵将军以后可就是战场上的同僚了,应当好好相处一下,要不然万一战场上相见,可不放心将自己的后背交给不熟悉的战友。 裴仁基接替了新城后,就直接将大营安在了高句丽人的城北大营,那里都是现成的,正好可以安顿下几万兵马,他也就省了事,直接把营安在了那里。陈克复带着几位十五位校尉跟着黄英一起进了城北大营,拜会这些大将军们。 裴仁基是十二位统府兵的大将军之一,他也是裴氏的核心人物,算是裴阀的军界代表,有了裴阀的全力支持,他也是站到了如今的十二卫大将军之一的位置,可以说是成为了斐氏中的军方代言人。不过陈克复那点不多的历史知识中记得,好像后来裴仁基率十万兵在虎牢关与李密率领的瓦岗军大战,结果却是战败投降了李密。而在那些演义传说中,他的儿子裴元庆那可是大隋排名第三的好汉。他虽然知道这些演义故事中的大多都是假的,但起码说明这人应当也算是一位不错的武将了。不过他之前已经私下问过了黄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