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 (第1/2页)
“帮别人干脏活累活,一个月赚的钱根本买不起一套衣服,何况谁要孩子干活。”姜向北说。 年纪小,光是这点就能劝退百分之九十,满大街都有人找活,很难能轮到他们。 做小生意没有手艺没有工具,更是想都别想。 “贩鱼是可行,但我们哪来本钱?”姜向南指指姜向北,再指指姜成军:“我们仨,谁像是有钱的样子。” 姜向北说:“咱们不用一来就想着做大买卖,先从小的做起,有了本钱再慢慢做大。” 姜成军点头。 姜向北又继续说道:“我们先去黑市找找鱼店,只要找到人收鱼,那咱们还愁什么本钱啊!” “你说得对。”姜向南赞同。 姜成军不懂,在两人看向他时笑了笑:“你们说咋干我就咋干,其他我也不懂。” 三人很快达成共识。 接下来姜向北主动把自己“小金库”贡献了出来。 这个“姜向北”性格大大咧咧,但在花钱问题上意外节俭。 有进无出形容她最合适不过。 小到两分,大到一块,整整齐齐地被扎成一小捆,拿出来让姜向南都小小吃了一惊。 “这是我爷给我的防身钱。” 穷家富路。姜成军在出门前,家里长辈们凑出十块钱带身上,零零散散也是一大把。 跟两人相比较,姜向南倒是最少的一个。 姜成军十元,姜向北十二元,姜向南只有四块。 “这样吧!我们每人先出六块当本钱,要是不够咱再想办法。” 姜向北从两人手里拿过钱,只拿了四块回兜里,显然是打算帮哥哥出两块钱。 “我明天就帮你写作业。” 感动之下,姜向南承诺道。 第二天一大早,等爸妈还没起来,兄妹三人就已经摸黑出了门。 按照姜向南从刘长胜那打听来的位置,几人一路问着找到了所谓的“黑市” 王家桥。 其实就是条片卖农家菜的胡同,放眼望过去一水儿全是扁担箩筐排成条,赶早买新鲜菜的人不少。 几人站在胡同口面面相觑。 “这要怎么找鱼店?” 农户给菜上浇水保湿,自行车碾过流下来的水,然后带得整条街都是稀泥。 先不说稀泥能没过脚背,这人来人往的,几人要上哪找穿黑围裙的接头人。 “咱们分头找。” 胡同里四通八达,每个路口都好像有人转过去。 姜向北选了三条路最宽的,让三人分开往不同方向找。 最中间那条路最宽,往里走的人最多,姜向北觉着这条路能遇到鱼店的可能性最小。 好歹是黑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