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七十载_第226章 第一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6章 第一课 (第1/4页)

    关于明星和演员、伶人与表演艺术家的的争论,从汉唐时期直至量子时代,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一直,从未断绝。

    而在五十年代初的香江,普罗大众更是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在他们的心中,演员就是明星,明星就是演员,两者能有什么差别……

    未来在华语影视圈都略有薄名的‘嘉禾八子’,此时俱是刚刚踏入影视圈的新人,自然更是懵懵懂懂。

    不过!

    这八人马上就迎来了影响他们一生的首课。

    曾出演过小生、皇帝、武将以及书生等种种角色,在五六十年代红遍港台,有‘皇帝小生’美誉,本名王育民的著名表演前辈赵镭,在八八年接受《电影双周刊》采访时,就曾回忆到了这一幕。

    “当时,我们八个人,就好像小学生一样,排排坐,都认真听着‘杨老师’给我们上课,我还记得当时‘杨老师’说了一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忆尤深。”

    “他说了什么呢……”

    “杨老师说:‘中国电影如果要有明星,应该是有文化意味的好演员。那什么是好演员?就是那种可以经历时间和各种角色考验,还能继续保持光彩的演员。’”

    “我现在回忆起这段话,还感触颇深。”

    “说来可笑,六二年之前,按照这个标准,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好演员,可六二年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差远了,临阵脱逃,比起乔洪和胡风他们还不如。”

    “所以啊,现在想想,杨老师才是一个好演员,就像去年他出来随便折腾了一下,今年就得了一个金像奖。”

    “哈哈——”

    赵镭最后的爽朗一笑,更像是对过去时光的一种怀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