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匪闻_第211章 逃遁他乡谋复兴 慑服凶徒堪重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1章 逃遁他乡谋复兴 慑服凶徒堪重任 (第1/10页)

    慈海在八路军查封八方道之前,便觉察出形势不妙,收拾起行囊细软,连夜逃走。不断有生人闯入总坛滋扰,让慈海意识到县城已经不是久留之地,当时“鹞子”威逼利诱自己所做之事,件件都是掉脑袋的大事,死去没多久的赵清泉可就是前车之鉴。慈海为了以防万一,不敢在城周围落脚,一路跑到人迹罕至的桦皮岭一带,前来投靠自己的亲戚。

    素有天下十三省,冷不过桦皮岭之说,这里山高林密,经常有野兽出没,尤其在大马群山深处,都是原始桦树林,鲜有人至。就是在这样一个隐秘的地方,有人建成了一座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庄,这里住着慈海的亲舅。走投无路的慈海当时便想到了这个所在,打定主意后,骑着快马,直接奔赴此地。

    这个不大的村落原是晚清察哈尔都统辖区一位三品武官所建,此人因为曾经残酷镇压同盟会的武装起义,在清王朝被推翻后,遭到革命党人的清算。

    此人为了躲避革命党追杀,带着一家老小和几个侍从逃匿到这里,盖起几间房舍,过起了隐居生活。后来民国成立,为数众多的满清官员换下长袍马褂,摇身一变,又成了民国的新贵,就连大总统袁世凯都是晚清的要员,他们怎么会对自己的党群下手?很快民国政府便解除了对满清遗老遗少的清算,他的事也再无人问津。

    此人在暗中观察几年后,知道自己及家人的安全无虞,便举家搬离。为了应对日后不时之需,留下一对下人夫妇在这里看守,他们离开后的前几年还有人给送些米面粮油来,到后来便再无人问津,夫妻二人只好守着这些房舍,利用之前开荒的土地自食其力。

    夫妇二人看这里已被家主彻底抛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