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古商道巨贾聚财 徐半城威名远播 (第1/11页)
徐世贤,生于光绪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一九零五年,这一年中国人自己设计修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开工;同年孙中山首次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气数已尽的大清王朝外有帝国列强环伺,准备随时蚕食,内有孙中山等革命党要求变革,步步紧逼,飘摇的政权随时可能土崩瓦解。一时人心惶惶,社会动荡,匪盗横行,民不聊生。 斯年徐家的生意正如日中天,富甲一方。徐世贤的父亲徐厚禄经营着坝上地区最大的车队,常年行走在张库大道上,张库大道从张垣市出发,途径中都县,再到太仆寺旗,穿越浑善达克沙漠,到达库伦,这库伦就是现在蒙古国的乌兰巴托,当时还属于大清的治下。整个张库大道,全长约一千四百公里。徐厚禄家的车队,就常年往返在这条古商道上。鼎盛时期他家有五十多峰骆驼,一百多头牛,分别组建了骆驼商队和老倌车队,骆驼商队每年秋季开始从中都县出发,到冬季返回;老倌车队一般是春季出发,秋季返回。这些车队往库伦去的时候拉着从内地采买的绸缎、布匹、纸张、砖茶、生烟、红糖、瓷器、鞍具等草原上紧俏的货物。返回时则带着和牧民交换的马、牛、羊、骆驼等牲畜,还有牧民家的皮毛和药材。由于徐厚禄家资丰沃,经营规模庞大,商道上一年四季都有他家的商队经过,这些商队把源源不断的财富拉到徐家。 到一九零九年的时候,京张铁路竣工,这条从北京直达张垣市的铁路,加速了张垣和内地市场货物的流通。善于捕捉商机的徐厚禄,在铁路建成后的第一时间,就托关系找到了当时主管铁路的邮传部路政司,经过一番运作和张垣市铁路局签订了货物运输合同。这成了继皇封御赐的八大皇商“山西帮”之后,坝上地区第一个和铁路衙门签订运输合同的民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