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149节 (第6/8页)
诸葛亮望着遥遥消失在山道上的大军,他轻声说道:“有什么话就说吧!” 杨仪这才抬头,如实道:“此次大军出征共计二十万兵马,十五万要翻越那米仓道,五万去取陈仓道与金牛道,且不说金牛道兵力不多,开拓一条粮道并不轻松……单说从这里运粮至定军山一千五百多里……还都是崎岖的山道,所有军辎、粮草按时按日的送达……那几乎就不可能!再说……二十万大军所需的粮草,若是征召民夫去运送,至少需得三十万百姓……三十万百姓,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 杨仪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事实上,刘备是振奋的发言,法正是令旗所指,一往无前……可最难的恰恰是这后勤军辎粮草的征调与运送上。 这中间涉及民夫的征调,粮道的开拓,山道的研判,粮草的运输,天气的阻挠…… 真如诸葛亮提及的“所有军辎、粮草按时按日的送达”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更何况…… “军师……”杨仪的语气更加深重了,“即便是军师把征调民夫与粮道开拓的难题都解决,可府库中的存粮也支撑不了二十万大军的消耗啊……诚然,因为新农具的推行,去年都江堰下,成都平原迎来大丰收,粮食是有一些存储,可……可……” “够了……”这次,不等杨仪把话讲完,诸葛亮直接开口打断,“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 诸葛亮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军队在城中与军队出征在外,那对粮草的消耗程度,几乎是五倍以上。 要知道,宋代时,沈括在《梦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