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158节 (第3/7页)
下,他露出了几许为难之色,然后如实回禀:“并不顺利,战乱期间,粮食本就在暴涨……哪怕有商务署的调控,暂时可以温控住蜀中各大郡县,可大肆采买粮食,不会有商人在这个时候出售,至于从荆州调来粮食,这个更难……荆州近两年来,也是征战连连,府库中的存粮需要供给二将军的北伐,即便能调来一些也是杯水车薪,至于黑市……” 说到这里,“唉”的一声,杨仪叹出口气,“黑市更难,之前……蜀中与汉中还有商人在暗中互市,蜀中的井盐、蜀锦、蜀姜在中原极为畅销,而蜀中也需要中原的药材、毛皮、香料和手工制品……双方往往会默契的默认这种商贾的贸易,可如今大战开启,所有商贸的通道悉数闭合……若不是巨大的利润,哪个商人敢铤而走险?往这边送粮食!所以……通过黑市这一条,怕是也……” 诸葛亮筹措粮食的三个方案,杨仪以三条鲜活的事实证明,这些……都已经走不通了。 也正是因此,杨仪的语气一下子就低沉了下来,神色也暗淡了下来。 这种事儿细思极恐,影响又太大,根本不敢往下深入去想。 倒是…… 杨仪提到的那句“若不是巨大的利润,哪个商人敢铤而走险”……铤而走险? 诸葛亮突然想到了什么,是……一条,半个多月前,他与刘禅的一番对话。 诸葛亮遥记得,那还是他在梓潼时,听到刘禅又、又、又闯祸了。 这次是扼断了商务署中销往外地的蜀锦。 待得回到成都,诸葛亮才知道更细致的,原来……三个月以来,本该销往中原的蜀锦,竟都被刘禅以“莫名”的缘由截断,乃至于……原本繁荣的南北互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