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4章 慷慨激昂的演讲 (第1/4页)
(昨天停更1天,催更累计超500 ,今天2 1奉上,感谢!) 朱厚照努力的攻克难题。 北京城内,后续的京官,终于抵达了。 同时到来的还有一批南直隶来的录科子弟。 杨一清确实配合了毛纪的想法,这一次录科子弟虽然质量不如朱厚照在淮安搞出来的那一批,但年纪都不小,而且相当部分学历都不错。 很多都是稍微有禀赋,但是学力不够强悍,卷不赢本地秀才的老头儿。 他们再蹉跎下去,这辈子也就只能在地方当个老师过一辈子得了。 这批人也是江南世家精挑细选出来的。 至于自己跑来报考录科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全被刷掉了。 丛兰也没办法。 江南世家搞出来的这批人,有些都是帮助过倭寇祸乱之后的城市,主持重建的人。 他们的能力真的不是那些自己跑来报名的愣头青能比的。 这叫精通庶务。 所以丛兰只能捏着鼻子将人送进京中,然后给朱厚照封了道书,告诉朱厚照得精选这批人去用。 他们能力足够当一县主簿,年纪大,沉稳,都是好老头。 在昌平见到这群人的时候,朱厚照看着被他召唤过来的梁储说:“这批人,能扛过辽东寒冷的冬天吗?” 梁储也无语。 最小的年纪四十五,最大的七十二。 这他娘的跑来了镇国府,如今马上九月,昌平这边被一股北方冷空气吹过,现在有点秋凉。 这群人看衣装,日子也难过,根本没有厚棉衣,马上就冬天,还不得病死一批人。 所以江南士大夫是配合了,但没完全配合,这批人长久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