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2 (第3/4页)
,反正都这样了,其实,还是可以比较唯心的把问题归咎于哲学好了。 当然了,萧燕绥本人是基本搞不懂哲学的,换言之,这种哲学问题,她打算直接选择放弃思考…… 更何况,“安史之乱”其实就和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其他事件一样,虽然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却也存在历史的必然性,换一个人,换一个时间点,只要原本的社会矛盾还存在,该发生的事情,总是会发生的。 在这种情况下,与其纠结于“安史之乱”,不如仔细想想,同在西北边境一代的王忠嗣、王思礼等人,是否是因为身处其中所以敏锐的觉察到了一些风声,以及,以王忠嗣对圣人的忠心,圣人对于西北边陲的掌控,究竟处在什么水平上。 回到自己的房间里,一直到洗漱过后换了衣服躺在床上的时候,萧燕绥都还有些走神。 其实,刚刚在晚宴上,祖父萧嵩和王忠嗣派过来的心腹小五交谈时,他们两个不仅仅只是提到了如今还是节度使的安禄山,其实,也说到了似乎颇不平静的南诏六国,以及,萧燕绥从小到大其实都听说过的,大唐边境和吐蕃之间的纠葛纷乱。 真正的安宁其实从不存在,只不过,南诏、突厥和吐蕃,此前都距离萧燕绥太远了。以至于,她这么一个时常能从祖父萧嵩处获取很多边关信息的人,都始终没有真正的沉下心来思考过这些事。 只不过,这次突然想到的“安史之乱”,曾经在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才突然激发了萧燕绥沉睡的警觉心。 不一会儿,恍惚还在半睡半醒间,萧燕绥踢开被子自己翻了个身的时候,还在迷迷糊糊的想着,水泥熟料的煅烧,工坊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