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9 (第2/4页)
下就放弃了参加,一个是因为钟亦文有自知之名,中举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另一个也是因为徐州州府路途遥远不说,就算到了四月乡试的时间,徐州那里还是很冷,土地刚刚融化,实在不便。 所以历来乡试,东部考区都是青州一届的人最多,扬州次之,徐州最少。中部和西部的情况也是差不多,都是北边的州府考生少,南边的多一些,轮到中间的人数就会暴增。有官员称呼他们为大考年小考年,结果也燕国上下普遍承认了下来。如今年就是大考年。国家也根据这样的情况,相应更改录取的人数,当然也就是大考年中举的人会更多。但这也不意味着,你就能中举,毕竟这基数也大的吓人不是。 好名声并且对自己有相当信心的秀才都会选择在大考年参加乡试,这不但是证明自己实力的时候,也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毕竟在几千人面前中举和几万人面前高中,那成就感和心理满足感是完全不一样的。也有人偏偏选择在小考年参加乡试,不是说他们学问就一定不行,只是他们喜欢这种逆大流的传统来表明自己的立场作风。 所以,也有人称大考年出人才,小考年出鬼才,至于那个普通考年那就是出庸才。当然这也是戏称,绝对不会被官方承认。 ☆、第37章 赶考(二) 尽管钟亦文他们在家刚过完新年,就已经出门,在他们看来算是早的。但等到他们一路上行了七八日之后,进入青州境内,才知道他们真的算不上什么。这往青州州府一路的官道上真的是随便一眼就能看见一个考生。他们有像钟亦文这样驾着马车的,也有直接步行的,最夸张的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