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038 亲故重逢 (第1/5页)
“壹即是1,贰即是2,叁即是3……”
课堂上,李泰拿着一根小木棍敲打着板书上的内容:“前是正字,后是便数,便数用作计算,入纸则必正字!”
课堂里坐着二十多人,老少不同,有接受启蒙、成绩优秀的学童,也有部曲中粗识文字的老汉。还有部曲中过去几个月涌现挑选出来的管事人才,都在认真接受郎主对他们进行算术启蒙。
古人的知识普及,真是低到令人发指。m.zwWX.ORg
李泰从东州带来的十几名家人,因为自由陪伴他成长,多数倒也接受过初步的教育。几个生性聪慧诸如李去疾等,本身的学术素养甚至比李泰这个郎主还高几分。
但在关西新得的这些士伍部曲,识字者便寥寥无几。李泰倒不指望他们人人都能饱读诗书,但随着家事渐繁,这些管事者起码的数学运算和造账应该懂得。
特别在周长明获职帅都督后,李泰将李去疾等几个文武兼允的家人借调过去助其整顿乡团,家中事务掌管便急缺人才,需要赶紧培养。
古人的数学发展并不低,且不说南朝已经算出圆周率的祖冲之,北朝流传的《算经》教本,其实水平也不差。
《算经》中便有许多的应用题,题目类型与生活息息相关。
今有负他钱,转利偿之。初去转利得二倍,还钱一百。第二转利得三倍,还钱二百。第三转利得四倍,还钱三百。第四转利得五倍,还钱四百。得毕,凡转利倍数皆通本钱,今除初本,有钱五千九百五十,问初本几何?
今与有人钱,初一人与三钱,次一人与四钱,次一人与五钱,以次与之,转多一钱,与讫,还敛聚均分之,人得一百钱。问人几何?
这些问题,李泰看是看得懂,但如果不列式仔细运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