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力降十会_第27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6节 (第2/6页)

崖,旁边就是麟趾塬塬壁,在?塬壁和高崖之间有一条路,长有十五里,宽仅一丈。

    邃岸天高,涧道之峡,车不方轨,号曰天险。1

    这就是潼关天险的第一险——黄巷坂。

    有敌来?犯时,必须先在?这一丈宽的巷道内搏杀。

    攻克黄巷坂,登上塬顶,迎头撞上的就是潼关的主场——潼关城。

    想要攻下潼关之难,可想而知。

    “论形胜,潼关不如函谷关。”营帐里,骆意指着潼关和函谷关的两幅舆图,对众将士道:“函谷关一闭,崤含道被阻断,有千军万马都难越函谷一步。潼关却不能完全阻隔交通。”

    他点了点潼关的西侧,让众人看。

    甘彭凑近了舆图,说道:“潼关这两条深沟阻断了东西通道,但它们却是南北交通的天然通道。我们如果不走黄巷坂而是从秦岭进禁沟,再沿禁沟北上,正好?绕过?了潼关。”

    “是的。”骆意点头,下一刻又话锋一转:“守关而不守禁沟者,守犹弗守也。”2

    他们能看到的,累居长安者会看不到?

    禁沟从来?都是重兵防守的。

    禁沟之中,每隔数里就建了一座关城,屯兵戍守,总有十二道之多,纵贯禁沟南北,被称作“十二连城”。

    攻打“十二连城”与攻打黄巷坂的难度不相?伯仲。

    望着这潼关天堑,众人不禁发愁。

    弘农杨氏能攻下函谷关,除了函谷内守备松懈和一点儿运气成分,也是实实在?在?用人命填出来?的。

    他们这时攻打潼关,显然不完全具备这种天时地利人和。

    “这次,兵分两路。”骆乔站在?了潼关的舆图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