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从军行_第三章 萨尔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萨尔浒 (第1/8页)

    此时已是日落酉时,天色已暗。一切景物都是朦朦胧胧的,十几步外已是看不清人的五官。但好在地上的积雪能映衬出大致轮廓,还不至于与对面的人迎头相撞。

    下了将近一天的大雪,将本就狭窄崎岖的山道掩盖的几乎毫无踪迹,若不是队伍中的蒋川和几名本地长大的骑兵熟悉地形,杨林等人非得迷路不可。

    刚下过的雪松软洁净,踩在上面就仿佛踩在棉花上,几乎毫无声息。甚至会让人产生一种在上面打上几个滚的冲动。而身后,那一行行的脚印弯弯曲曲的不见了尽头。

    但是这种情况却让杨林他们走起来很吃力。半尺深的积雪骑马根本就走不快。大家估计以现在的行进速度,半个时辰能走出六七里路都是快的。没别的原因,就是雪太厚太深。而且大雪覆盖下的道路坑凹不平,一不小心就会被滑倒。

    “萨尔浒”在汉语中译为“木橱”。意思是说此山森林茂密,物产丰富,取之不尽。其山高六十余丈,山势虽不似云、贵、川、黔等地的山势巍峨雄奇,但在群山中也是陡峭险峻,非轻易可取之地。

    此山与铁背山一东一西,彷如锁匙一般紧守沈水南北两岸,为前往后金老巢赫图阿拉的战略要地。正因如此,这里成为了明与后金全面交锋的主战场。

    此时的萨尔浒山上下杀声震天,烽烟弥漫。注定了今晚将是一个充满火与血的夜晚。

    后金军在努尔哈赤率领下,于农历三月初一晨倾巢而出,午后未时到达战场。此时正是杜松猛攻铁背山的关键时刻,其麾下明军战斗力还是不错的,但整体已呈疲态。

    努尔哈赤从二十五岁开始征战,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作战经验极为丰富。可他对明军还是有忌惮的,因此没有贸然将军队直接投入战场,而是先登上离铁背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