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之大拯救_第两百二十六章 请罢殿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二十六章 请罢殿试 (第3/4页)

时间,仅有十天,考评的人数也大大不如省试。

    最后,王曾还在奏疏中提到,如果官家担心‘省试放榜则恩归有司’,那么大可不必如此。

    普天之下,岂有恩不出于天子?

    不论是省试放榜,还是殿试放榜,举子感恩的对象只会是天子。wap..OrG

    看到这里,李杰确实有点被逗笑了。

    王曾的奏疏,真的很具备迷惑性,他提到的三长和三短,的的确确是事实。

    和省试相比,殿试确实存在部分缺点。

    但也没有王曾说的那么严重。

    太祖创立殿试制度的本意,便是将‘恩归有司’变为‘恩由主上’。

    取士之权,便犹如人事任免权,必须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其实,王曾的上言就是在‘偷换概念’。

    什么叫恩皆由上?

    如果事实真的如此,宋太祖又何必假借公平之名,改变科举制度呢?

    另外,即便科举多了一级殿试,仍然没有改变座主和门生之间的联结。

    吕夷简为什么会得到王旦的赏识?

    其出身,固然是一方面,然而,另外一面也不能忽视。

    咸平三年,王旦权知贡举,在某种意义上,那一科的考生都是王旦的门生。

    座主和门生,向来是最牢固的联结之一。

    ……

    ……

    ……

    青州。

    松林书院南邻云门山,北临阳河,依山傍水,风景很是秀丽,起初,松林书院只是一处私塾。

    因为王曾少年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