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站在所有群体的对立面 (第1/4页)
藩国与直省孰优的争论,是大明再兴之后始终挥之不去的议题,也是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zWWx.org 在大明再兴后的头几十年,朝廷对于藩国的态度是消极的,几乎所有大臣都认为不应该设置藩国,要尽可能采用直辖省。 这就是古代王朝的“削藩”、“强干弱枝”的思想的延续。 当时的藩王是希望保留藩国的,在地方上当土皇帝,不比去京城当个空头王爷舒坦多了? 这也是古代藩王的典型心态,至于当时的民众,小农们哪儿时间关心这个。 由于各种各样的现实原因,主要是遥远地方的统治成本过高,藩属国最终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但是到了最近的几十年,情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明帝国逐步完成了基本的工业化,从传统封建王朝转型成了半现的工业国家。 通讯和交通效率大幅度的上升,整个帝国各部分之间的隔阂被打破,相互之间的联络越来越紧密。 民众的教育程度也上来了,会思考和追求更好的生活的人,在整个社会中越来越多了。 最重要的是,近代资本利益集团真正成型了,已经开始干涉和影响政治了。 同时,大明帝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最富裕、最文明的国家,对全世界都有着极高的吸引力,藩属国更是首当其冲。 大明藩属国的权贵、新兴的资本精英、甚至普通的民众,都希望能够撤藩设省,能够真正成为大明天朝的一员。 那藩属国为什么又要闹独立? 因为朝廷始终拒绝撤藩设省,几乎所有大臣都反对撤藩设省,藩国始终都看不到希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