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首辅_分卷阅读1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 (第3/4页)

这样的:周天子之田方千里,号称万乘,万乘之马皆具,又有十二闲之马,而六卿三百六十官,必皆各有车马,车马岂不多乎哉?

    千里之地,为田几何,其牧养之地又几何,而能容马若是之多乎哉?千里之地,为田几何?马之法又如何?今天下广矣,常患无马,岂古之善养马而今不善乎?宜有说以对也。

    这道题想问考生的是对朝廷缺乏良马的对策,要答这道题,除了要对马政有切实见解,也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几何与畜牧业的知识,是一道再“综合”不过的题。

    宁砚曾经在研究宋史时就见过两道类似的题。

    他清楚,这道题就是决定乡试名次的一道关键性的题。

    思忖良久以后,宁砚开始落笔。

    而在他写到一半的时候,其余号房中仍旧有许多犹疑不定,不敢落笔的人。

    这一点宁砚就要感谢他以前受过的教育,虽然学科众多,杂而不精,但却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

    这是古代教育只视儒家为正统所不能比的。

    做完五道策问题后,宁砚不禁对这次乡试有了几分把握。

    他都有些意外,最难的时务策竟然是他最大的优势所在。

    第二天的时候,宁砚就结束了五道策问题的作答,当天晚上,宁砚睡了一个在号房内九天来最安稳的一个觉。

    乡试的最后一天,宁砚是在数毛笔毛中度过的。

    数完了毛笔毛,又开始用指甲刮将他一根都没用过的蜡烛上的蜡来打发时间。

    当听到考试结束的铜锣声后,宁砚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然后用手摸了摸下巴,指肚传来了粗糙的感觉。

    “又要刮胡子了……”宁砚自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